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赵晓营)院社合作系列活动之“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圆桌会”日前在广州日报社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州日报社、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以下称“基地”)联合主办,广州日报全媒体理论评论部(频道)、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工作室共同承办。
会上,来自广东省委宣传部、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广州日报社的多名领导、专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与研究、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江永忠,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二级调研员曾宝瑜莅临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集团副总编辑周成华代表报社主持会议,传播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代院长黄毅率学院党政班子参会。双方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青年人才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等课题展开热烈讨论。
图为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合影 图片来源: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江永忠表示,推进高校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提升新闻业界和新闻学院产学研合作,增强在服务中心工作舆论宣传领域的合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讲好广州故事发出更洪亮声音,这样的“院社合作”非常有意义。
图为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江永忠讲话
图片来源:传播与设计学院
“传统媒体面临如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考题,而高校新闻学院则面临如何培养新型主流媒体人才的困惑,我们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交流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教授从“把握大势、发挥优势、跟踪趋势”三个方面谈了“院社合作”的想法建议。他指出,学院今后能够向报社输出更多人才、理论和研究成果,也希望今后报社能深度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向教学科研输入经典案例和精彩的媒体融合发展故事,建设实践实训教育基地,实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
图为校党委副书记、教授余敏斌致辞 图片来源: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表示,广州日报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将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传播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他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支撑。未来,广州日报社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合作要不断深化、细化,在探索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方面下更大功夫。
图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讲话 图片来源:传播与设计学院
专家研讨环节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一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坤瑾教授、新华社广东分社高级记者郑天虹、传播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詹小美、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葛彬超、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后刘黎明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分享了自己研究成果和思考体会。 传播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代院长黄毅表示,报社乃至社会对于高校的期待在于人才培养,大学也志在培养出让组织放心、用人单位放心的人才。年轻人来到大学,我们通过教育将给他们画上怎样的蓝图?学校要真正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要与这个时代紧紧结合,培养党媒、社会、国家需要的人。
本次院社合作系列活动通过广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及新花城APP直播报道。研讨会后,与会专家学者一同参观了广州日报融媒采编指挥中心。